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时间:2024-07-08 23:12:2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0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1988年12月10日,国家教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高等学校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发挥会计工作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法规,按照财政部颁发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结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所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各类经营性单位,可根据各自的经济业务类型,分别采用财政部门所规定的相应的会计制度。
第四条 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在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原则下,可根据所属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补充规定。

第二章 会计工作任务
第五条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正确执行各项预算(财务计划),保证学校各项资金合法、合理、有效地使用,促进教学、科研、对外服务等各项事业计划的完成。
第六条 根据本制度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做好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基础工作,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学校各项资金来源、运用和筹集、使用情况(以下简称“资金运行情况”)及其效果,为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决策提供会计信息。
第七条 参与学校事业计划的制定,对学校各项预算(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资金运行情况,认真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和效益考核,为改进学校内部管理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提供有关资料,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的深入开展。
第八条 严格遵守和维护财经纪律,对高等学校各项资金、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以及财务收支活动,实行会计监督,保护学校公共财产的安全完整。
第九条 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和会计核算工作规程等有关制度,使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管理水平。

第三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十条 高等学校必须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实行两级核算的学校,学校所属二级单位可按照其经管的业务范围大小和承担工作量的多少,分别设置会计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的会计人员。
第十一条 会计机构内部应建立稽核制度和进行合理分工。根据“钱账分管”的原则,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十二条 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实行在校(院)长领导下的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总会计师的任免,应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设置总会计师的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直接领导学校会计部门开展业务工作;未设置总会计师的高等学校,应由校(院)长或确定一名副校(院)长主管会计部门的工作。
高等学校所属业务部门及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工作,在业务上受学校会计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调动和奖惩,应商得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其他会计人员的任免、调动和奖惩,应商得学校总会计师或学校会计主管人员的同意。
高等学校会计人员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第四章 会计核算原则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会计年度实行历年制,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十六条 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实行“收付实现制”。对外服务和科研项目的核算,经主管部门批准,也可采用“权责发生制”。高等学校所属独立核算的经营性单位,原则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七条 高等学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种费用、支出的归属,应当按照受益原则加以确认。凡能划清归属对象的费用、支出,均应直接计入有关核算对象;凡不能直接划清归属对象的费用支出,则应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
第十八条 高等学校对各种收益项目的结算,应当按照配比原则,将收入同它有联系的支出(费用)相比较,收入与支出的内容和时间,必须保持一致。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原则上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高等学校所属独立核算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具体情况,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或增减记账法。
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各项财产的计价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高等学校会计记账以人民币为单位(元以下记到角分)。

第五章 会 计 科 目
第二十二条 下表所列会计科目供高等学校设置和使用。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根据需要设置和使用上表所列全部或部分会计科目,不得擅自改变科目名称、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确属管理上需要变更会计科目的,原则上一个规定的会计科目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会计科目,但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科目不得合并在一个会计科目内核算。各会计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除本制度规定者外,高等学校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自行设置。
第二十四条 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如下:
100 固定资产基金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用教育、科研、基建及其他各种资金购买、自制或无偿调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基金。增加固定资产基金时,收记本科目;减少固定资产基金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高等学校现有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总额。本科目为“固定资产”科目的对应科目。
--------------------------------------------------------------------------------------------------
| 资 金 来 源 类 | 资 金 运 用 类 | 资 金 结 存 类 |
|------------------------------|------------------------------|------------------------------|
|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
|--------|--------------------|--------|--------------------|--------|--------------------|
|100 |固定资产基金 |201 |经费支出 |300 |固定资产 |
|--------|--------------------|--------|--------------------|--------|--------------------|
|102 |拨入经费 |202 |拨出经费 |304 |经费限额 |
|--------|--------------------|--------|--------------------|--------|--------------------|
|103 |抵支收入 |204 |应返还限额 |305 |经费存款 |
|--------|--------------------|--------|--------------------|--------|--------------------|
|104 |经费包干结余 |205 |经费暂付 |306 |经费现金 |
|--------|--------------------|--------|--------------------|--------|--------------------|
|105 |经费暂存 |221 |科学事业费支出 |307 |有价证券(预算内) |
|--------|--------------------|--------|--------------------|--------|--------------------|
|121 |科学事业费拨款 |222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308 |经费材料 |
|--------|--------------------|--------|--------------------|--------|--------------------|
|122 |科技三项费用拨款 |223 |代管科研经费支出 |321 |科学事业费存款 |
|--------|--------------------|--------|--------------------|--------|--------------------|
|123 |代管科研经费收入 |224 |借款科研项目支出 |334 |财政专户存款 |
|--------|--------------------|--------|--------------------|--------|--------------------|
|124 |科研借入款 |226 |科学事业费暂付 |335 |其他存款 |
|--------|--------------------|--------|--------------------|--------|--------------------|
|131 |对外服务收入 |227 |科技三项费用暂付 |336 |库存现金 |
|--------|--------------------|--------|--------------------|--------|--------------------|
|132 |特种资金 |228 |代管科研经费暂付 |337 |有价证券(预算外) |
|--------|--------------------|--------|--------------------|--------|--------------------|
|133 |学生奖贷基金 |229 |借款科研项目暂付 |338 |库存材料 |
|--------|--------------------|--------|--------------------|--------|--------------------|
|134 |待转抵支收入 |231 |对外服务支出 | | |
|--------|--------------------|--------|--------------------|--------|--------------------|
|135 |其他暂存 |233 |学校基金暂付 | | |
|--------|--------------------|--------|--------------------|--------|--------------------|
|136 |委托代培经费 |235 |其他暂付 | | |
|--------|--------------------|--------|--------------------|--------|--------------------|
|137 |其他代管经费 |236 |对外服务暂付 | | |
|--------|--------------------|--------|--------------------|--------|--------------------|
|138 |学校基金收入 |237 |对外投资 | | |
|--------|--------------------|--------|--------------------|--------|--------------------|
|139 |其他借入款 |238 |学校基金支出 | | |
|--------|--------------------|--------|--------------------|--------|--------------------|
| | |239 |借出款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拨入经费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拨入的教育事业费。拨入时,收记本科目;缴回时,付记本科目;年终将“经费支出”科目付方余额与本科目对冲以及将包干结余结转“经费包干结余”科目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平时收方余额反映拨入经费累计数;年终冲销“经费支出”以及结转“经费包干结余”后的收方余额,反映尚未核销的拨入教育事业费余额。
103 抵支收入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在上级核拨的教育事业费以外,以收抵支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自收自支按规定定期纳入教育事业费预算内列收列支的收入。转入各项收入时,收记本科目;年终结账时,付记本科目,将当年全部收入冲转“经费支出”科目。本科目年终应无余额。
104 经费包干结余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实行教育事业费预算包干后的经费结余。实行限额拨款方式的高等学校,年终由“拨入经费”转入时,收记本科目;下年包干结余返还转入“拨入经费”时,付记本科目。年终结余反映下年上级应返还包干结余数。实行划拨资金方式的高等学校,年终由“拨入经费”科目转入时,收记本科目;年终冲销“经费支出”科目中属于用上年转入经费包干结余所支出的部分时,付记本科目。年终本科目收方余额为经费包干滚存结余。
105 经费暂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的暂存及应付款项。发生暂存款业务时,收记本科目;冲转或结算退还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为临时性过渡科目,年终本科目一般应无余额。
121 科学事业费拨款
本科目核算上级主管部门拨入高等学校的科学事业费。拨入时,收记本科目;年终与“科学事业费支出”冲销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平时收方余额反映累计拨款数,年终支出冲销后的收方余额反映尚未核销的拨款数。
122 科技三项费用拨款
本科目核算上级主管部门拨入高等学校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点科学研究补助费。拨入时,收记本科目;年终与“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冲销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平时收方余额反映累计拨款数,年终支出冲销后的收方余额反映尚未核销的拨款数。
123 代管科研经费收入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承担各种合同项目、协作项目和其他项目的科研所取得的收入。收入时,收记本科目;年终与“代管科研经费支出”冲销或科研项目完成结余经费转出时,付记本科目。代管科研经费来源较多的高等学校,本科目可按不同的来源归类进行明细核算。
124 科研借入款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借入需偿还的科研经费。借入时,收记本科目;归还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高等学校科研方面对外的债务总额。本科目应按提供借款的单位和科研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31 对外服务收入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除委托代培经费收入以外的各种有偿服务的收入。收入时,收记本科目;对外服务支出冲销或对外服务纯收益结转“学校基金”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的收方余额反映未结算的对外服务收入。本科目应按教学服务收入,科技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等分类进行明细核算。
132 特种资金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各类特种资金的收支。收入时,收记本科目;支出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特种资金的结余额。本科目应按捐赠及赞助收入,学生学杂费收入,学生宿费收入,房租收入,家俱租金收入,罚没收入,赔偿收入等分类进行明细核算。
133 学生奖贷基金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学生奖贷基金的收支。奖贷基金提取转入时,收记本科目;奖贷基金支出时,付记本科目;学生归还贷款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可动用的学生奖贷基金总额。本科目应按奖学金基金,贷学金基金,临时补助基金等分类进行明细核算。
134 待转抵支收入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应纳入教育事业费预算管理的抵支收入和自收自支按规定定期纳入教育事业费预算内列收列支的收入。收到或转入时,收记本科目;转出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为过渡性科目,不得列报支出,年终可以保留余额。本科目应按校内单位工资收回,委托代培收入,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其他收入等分类进行明细核算。
135 其他暂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除教育事业费以外的各项资金的暂存及应付款项。发生暂存款业务时,收记本科目,冲转或结算退还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不应报销支出。
136 委托代培经费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研究生,本专科生,干部专修科学生,函授生,夜大生,自费生,进修教师等的收入。收到经费时,收记本科目;结转“待转抵支收入”、“学校基金收入”和基建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为过渡性科目,不能列报支出。本科目的收方余额反映未结转的委托代培经费收入。应按基建费、设备费、经常费等分类进行明细核算。
137 其他代管经费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除代管科研经费以外的各种代管经费的收支。收入时,收记本科目;实际支出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代管经费结余额。本科目应按项目分类(如职工福利费,公费医疗费,党费,团费,毕业生派遣费,会议费,高考阅卷费,学会经费,科研管理费等)进行明细核算。
138 学校基金收入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纳入学校基金管理的各项纯收入。收入增加时,收记本科目;学校基金支出冲销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年终余额反映学校基金的结余额。本科目应按校办工厂(出版社、设计院)利润,其他校办企业利润,委托代培净收入,教学服务净收入,科技服务净收入,后勤服务净收入,其他净收入等分类进行明细核算。同时,本科目还应按发展基金、奖励福利基金进行双重明细核算。
139 其他借入款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借入的非科研使用的款项。借入时,收记本科目。归还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尚未归还的借款余额。
201 经费支出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包括拨入经费、抵支收入、经费包干结余)的实际支出数。支出时,付记本科目,支出收回及年终冲销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平时付方余额反映当年教育事业费实际支出累计数。年终结账时,实行限额拨款方式的高等学校,将本科目的付方余额依次冲销“抵支收入”,“拨入经费”科目收方余额;实行划拨资金方式的高等学校,将本科目的付方余额依次冲销“抵支收入”、“经费包干结余”、“拨入经费”科目收方余额。年终冲销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规定的“项”、“目”、“节”级科目(见附件一)进行明细核算。
202 拨出经费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对所属的分部、后勤等单位拨出的教育事业费。拨出时,付记本科目;分部、后勤等单位报销实际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付方余额反映学校已拨付所属单位尚未报销的教育事业费数额。本科目应按所属单位进行明细核算。所属单位应按“经费支出”的“目”、“节”级明细科目向学校报销支出。
204 应返还限额
本科目核算实行限额拨款方式的高等学校年终银行已注销的、应由上级于下年返还的经费包干结余限额。年终银行注销包干结余限额时,付记本科目;下年上级返还包干结余限额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付方余额反映上级应返还的经费限额数。
205 经费暂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的暂付及应收款项。付出时,付记本科目;结算收回或报销列支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付方余额反映尚待报销或收回的经费暂付款数额。本科目应按“经费支出”目级科目和预支款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221 科学事业费支出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科学事业费的实际支出数。支出时,付记本科目;支出收回及年终冲销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年终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科研项目和规定的“目”、“节”级科目(见附件一)进行明细核算。
222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科技三项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支出时,付记本科目;支出收回及年终冲销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年终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科研项目和规定的“目”级科目(见附件一)进行明细核算。
223 代管科研经费支出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代管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数。支出时,付记本科目;支出收回及年终冲销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年终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科研项目和规定的“目”级科目(见附件一)进行明细核算。
224 借款科研项目支出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借款科研项目的实际支出数。支出时,付记本科目;支出收回及项目完成核销或结转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应按科研项目和规定的“目”级科目(见附件一)进行明细核算。
226 科学事业费暂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科学事业费的暂付及应收款项。付出时,付记本科目;结算收回或报销列支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应按科研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27 科技三项费用暂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科技三项费用的暂付及应收款项。付出时,付记本科目;结算收回或报销列支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应按科研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28 代管科研经费暂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代管科研经费的暂付及应收款项。付出时,付记本科目;结算收回或报销列支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应与“代管科研经费收入”相对应,按不同的来源类别和科研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29 借款科研项目暂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借款科研项目的暂付及应收款项。付出时,付记本科目;结算收回及列支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应与“科研借入款”相对应,按不同的借款单位和科研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31 对外服务支出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对外服务的实际支出数。支出时,付记本科目;支出收回和年终冲销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年终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对外服务类别、项目和规定的“目”级科目(见附件一)进行明细核算。
233 学校基金暂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学校基金的暂付应收款。付出时,付记本科目;结算收回或列报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可按学校基金支出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235 其他暂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其他经费的暂付及应收款。付出时,付记本科目;结算收回或列报支出时,收记本科目。“其他暂付”业务较多的高等学校应按暂付款的用途和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236 对外服务暂付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对外服务的暂付及应收款。付出时,付记本科目;结算收回或列报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应按对外服务类别及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37 对外投资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进行投资的投资款本金。发生投资时,付记本科目;投资收回时,按投资本金额收记本科目。投资收益纳入“学校基金收入”;投资损失列作“学校基金支出”。本科目付方余额反映对外投资本金的总额。
238 学校基金支出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学校基金的实际支出数。支出及返还校办工厂、出版社、设计院、其他校办企业利润时,付记本科目;支出收回和年终冲销支出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年终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自筹基建支出,返还校办工厂(出版社、设计院)、其他校办企业利润,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发展生产支出,集体福利支出,奖励支出,其他支出等分类进行明细核算。同时,本科目还应按发展基金、奖励福利基金进行双重明细核算。
239 借出款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借给校内各独立核算的经营单位有偿占用的周转金。借出时,付记本科目;收回时,收记本科目。本科目付方余额反映待收回的借出款总额。本科目应按借款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300 固定资产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所有固定资产的原值总额。固定资产增加时,收记本科目;固定资产减少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高等学校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值总额。本科目为“固定资产基金”科目的对应科目。本科目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明细核算。
304 经费限额
本科目核算实行限额拨款方式的高等学校的教育事业费限额。上级拨入经费限额,收回所属单位经费限额或其他款项送存银行经费限额户时,收记本科目;支用、拨给所属单位经费限额或注销经费限额(交还上级单位拨款)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的收方余额反映可动用的经费限额款。本科目年终应无余额。
305 经费存款
本科目核算实行划拨资金方式的高等学校的教育事业费银行存款。上级拨入经费,收回所属单位经费存款或其他款项送存银行经费存款户时,收记本科目;支用、拨给所属单位经费存款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的收方余额反映可动用的教育事业费银行存款额。
306 经费现金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的库存现金。现金收入时,收记本科目;付出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平时收方余额反映经费现金的库存余额。实行限额拨款方式的高等学校,本科目年终应无余额。
307 有价证券(预算内)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用教育事业费购买的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本金。购入时,收记本科目;兑取时,按本金额付记本科目,利息收益纳入“学校基金收入”。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尚未兑取的库存有价证券的本金额。本科目应按有价证券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308 经费材料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用教育事业费购买的各种材料物资。材料验收入库或领用退回时,收记本科目;材料领用出库或经批准核销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的收方余额反映经费材料的库存总额。高等学校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和一般物资材料,可直接列作“经费支出”,不进行库存材料的核算。
321 科学事业费存款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科学事业费的银行存款数。存入银行时,收记本科目;从银行支用或转拨时,付记本科目。
334 财政专户存款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按规定存入财政专户的存款数。交存财政机关时,收记本科目;财政机关批准转回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收方余额反映高等学校财政专户存款数。
335 其他存款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除教育事业费存款、科学事业费存款、财政专户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银行存款。存入银行时,收记本科目;从银行支用或转拨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可根据在银行开立的账户设置明细账。
336 库存现金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除教育事业费现金以外的其他库存现金。收到现金时,收记本科目;付出现金时,付记本科目。
337 有价证券(预算外)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用教育事业费以外的其他各项资金购买的国库券、各种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本金。本科目的核算方法和要求与“有价证券(预算内)”相同。
338 库存材料
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用教育事业费以外的其他资金购买的各种材料物资。材料验收入库或领用退回时,收记本科目;领用出库或经批准核销时,付记本科目。本科目的收方余额反映用其他资金购买的材料的库存总额。

第六章 会计凭证和账簿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必须按照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填制、取得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二十六条 原始凭证的填制、取得和审核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一)会计机构办理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做到收支有据,责任分明。
(二)原始凭证一般应具备下列基本要素: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和财务公章、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经济业务的实物数量、单价和金额及实物验收证明等。
(三)原始凭证填制时如发生错误,不得任意涂抹、刮擦或挖补,可以划线更正。有关现金或存款收付的原始凭证如填写错误,则必须按规定手续报废并重新填制。
(四)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证号、金额和内容,由经办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经所在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五)会计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拒绝受理;对于记载不准确、不完整或不合要求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补填或更正。
第二十七条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一)记账凭证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作为会计人员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记账凭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素:填制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制单及复核和记账人员签章等。
(三)记账凭证必须附有所依据的原始凭证。如果一张原始凭证对应几张记账凭证,可把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上,其他记账凭证内只注明附有原始凭证的主要记账凭证的号码;如一张原始凭证内所列费用应由几单位共同负担,原始凭证由一方保存时,则保存原始凭证的单位,应向其他付费单位出具分割单,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年终收支账户对转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不附原始凭证。
(四)记账凭证必须经会计机构中指定的稽核人员审查复核,重要会计事项的记账凭证还必须经主管会计人员审核。在审核人员或主管会计人员审核无误、签名或盖章后,才能据以登记账簿。
第二十八条 高等学校必须按照本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簿,并按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进行登记。
(一)高等学校的会计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及备查账簿等。
(二)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应使用订本式账簿,其他账簿一般可使用活页账。
(三)会计账簿的扉页上应附“账簿启用表”,载明:账簿名称、起讫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姓名、记账人员调动交接日期、会计主管人员签章等。
(四)现金日记账必须每天结账,账款核对相符;经费限额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每天结账,并按月与银行核对相符。
(五)固定资产账、材料账应定期与物资管理部门对账,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六)会计账簿中记录发生错误,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按规定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

第七章 会 计 报 表
第二十九条 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是反映学校各项资金运行情况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分析财务状况、改善管理和进行决策以及编制下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 高等学校应认真做好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工作。会计报表应根据本单位的会计账簿和有关资料编制,切实做到账表相符,保证会计报表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三十一条 会计报表应附必要的文字说明,经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审阅签章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
第三十二条 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可分月报、季报、年报三种。
(一)月报是反映截止报告月份的预算收支执行和资金活动情况,主要满足本单位财务管理和决策的需要。格式可由各高等学校自行拟订。
(二)季报是以分析检查单位预算执行为重点的报表,可由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布置编报。一般的表式为:资金平衡表、经费支出表、学校基金收支表、基本数字表。
(三)年报即年度决算,是全面反映年度教育事业费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科研经费、有偿服务收入、学校基金等各项资金收支情况的重要报表。年度决算的种类和表式规定如下(表式见附件三):
表一 资金平衡表
表二 拨入经费增减表
表三 经费支出表
表四 科研经费收支表
表五 待转抵支收入表
表六 学校基金收支表
表七 特种资金收支表
表八 委托代培经费表
表九 对外服务收支表
表十 基本数字表
第三十三条 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在保证全国高等学校年度决算报表统一汇总需要的前提下,对年度报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补充。
第三十四条 高等学校的各种会计报表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主管部门,季报在季度终了后25天内报送,年报在年度终了后45天内报送。
第三十五条 高等学校要加强会计报表的分析工作,定期对会计报表反映的资金运行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或专题分析,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第八章 会 计 监 督
第三十六条 高等学校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章的规定,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
第三十七条 高等学校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学校各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实行会计监督;对学校各项经济业务遵守预算(财务计划)的情况实行会计监督。
第三十八条 高等学校会计机构应对学校所属业务单位和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业务实行会计监督。

第九章 会 计 交 接
第三十九条 高等学校的会计人员调动或离职时,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办理交接手续。未完成交接手续之前,不得离职。
第四十条 高等学校会计交接事项包括:
(一)公章、印鉴、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和其他收付凭证;
(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预算资料、会计档案等;
(三)有关的文件和规章制度等;
(四)经办的未了事项及其他应交待的事项等。
第四十一条 高等学校撤销或合并时,学校领导应责成会计人员办理清理工作,负责经费拨款、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现金、存款等事项的清理,并负责编报决算。在向接收单位移交之前,不得调走会计人员。
第四十二条 高等学校所属业务部门和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人员调动及会计机构撤销、合并时,应比照上列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四十三条 高等学校会计交接应办理书面交接文件,将交接事项列出清单,并由移交、接交、监交人签章。交接文件至少应一式三份,由移交人、接交人和所在单位分别保管。

第十章 会 计 档 案
第四十四条 高等学校会计档案的管理,必须按照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颁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十五条 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电算化后,其存贮软件和会计数据磁盘、磁带以及打印输出的账、表、单等均属会计档案(未打印输出的存贮数据不得洗去),其保管期限与其他书面档案相同。
第四十六条 会计核算电算化后,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均应保留手工记账,并定期与电子计算机提供的数据核对。手工账簿亦应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处理。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制度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发生变化时,应按新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八条 本制度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制度从1989年1月1日起试行。

附件一:
(1)高等学校各类经费支出“目”级科目表
--------------------------------------------------------------------------------------------------------
| | | 适 用 范 围 | |
| 编号 | |--------------------------------------------------------------| |
| | | 教育事业费 | | | | | | |
|--------| 科 目 名 称 |----------------------|科学事|科技三|代管科|借款科|对外服|备 注|
| | | |高等学|留学生|成人高|业费支|项费用|研经费|研项目| | |
|项|目 | |校经费|经费 |等教育| 出 |支出 |支出 |支出 |务支出| |
| | | | | |经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工 资 | √ | | √ | √ | | | | | |
|--|----|------------------|------|------|------|------|------|------|------|------|------|
| | 2|补助工资 | √ | | √ | √ | √ | √ | √ | √ | |
|--|----|------------------|------|------|------|------|------|------|------|------|------|
| | 3|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 √ | | √ | √ | | | | | |
|--|----|------------------|------|------|------|------|------|------|------|------|------|
| | 4|职工福利费 | √ | | √ | √ | | | | | |
|--|----|------------------|------|------|------|------|------|------|------|------|------|
| | 5|离休退休人员费用 | √ | | | | | | | | |
|--|----|------------------|------|------|------|------|------|------|------|------|------|
| | 6|人民助学金 | √ | √ | | | | | | | |
|--|----|------------------|------|------|------|------|------|------|------|------|------|
| | 7|公务费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 | | 适 用 范 围 | |
| 编号 | |--------------------------------------------------------------| |
| | | 教育事业费 | | | | | | |
|--------| 科 目 名 称 |----------------------|科学事|科技三|代管科|借款科|对外服|备 注|
| | | |高等学|留学生|成人高|业费支|项费用|研经费|研项目| | |
|项|目 | |校经费|经费 |等教育| 出 |支出 |支出 |支出 |务支出| |
| | | | | |经费 | | | | | | |
|--|----|------------------|------|------|------|------|------|------|------|------|------|
| | 8|设备购置费 | √ | √ | √ | √ | √ | √ | √ | √ | |
|--|----|------------------|------|------|------|------|------|------|------|------|------|
| | 9|修 缮 费 | √ | √ | √ | √ | √ | √ | √ | √ | |
|--|----|------------------|------|------|------|------|------|------|------|------|------|
| |10|业 务 费 | √ | √ | √ | √ | √ | √ | √ | √ | |
|--|----|------------------|------|------|------|------|------|------|------|------|------|
| |11|其他费用 | √ | √ | √ | √ | √ | √ | √ | √ | |
|--|----|------------------|------|------|------|------|------|------|------|------|------|
| |12|差额补助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教育事业费“节”级科目及说明
------------------------------------------------------------------------------------------------------------
| 编 号 | | |
|--------------| 科 目 名 称 | 说 明 |
|项|目 |节 | | |
|--|----|----|------------------|--------------------------------------------------------------------|
|1| | |高等学校经费 | |
|--|----|----|------------------|--------------------------------------------------------------------|
| | 1| |工 资 | |
|--|----|----|------------------|--------------------------------------------------------------------|
| | | | |学校中各教学单位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教 |
| | | 1|教学人员工资 |员以及见习期教学人员的工资(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 |
| | | | |以及国家规定的地区生活费补贴,下同)。 |
|--|----|----|------------------|--------------------------------------------------------------------|
| | | | |学校中各教学单位资料员、实验员、绘图员、摄影员、仪器修理员、模 |
| | | 2|教学辅助人员工资 | |
| | | | |型制作员、打字员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电教馆(室)人员的工资。 |
|--|----|----|------------------|--------------------------------------------------------------------|
| | | | |学校中各科研单位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各类人员的工资(本“节”只限 |
| | | 3|科研人员工资 | |
| | | | |于有专职科研人员而没有“科学事业费”的学校使用)。 |
|--|----|----|------------------|--------------------------------------------------------------------|
| | | | |校(院)、系、室行政管理、教学业务管理工作人员和专职从事政治工 |
| | | 4|行政人员工资 | |
| | | | |作人员的工资。 |
|--|----|----|------------------|--------------------------------------------------------------------|
| | | | |校本部行政工人和勤杂人员,包括电教馆(室)、图书馆、实验室的工 |
| | | 5|工勤人员工资 |人和司机、炊事员、修缮工、水暖工、电工、修理工、园林工、清洁工 |
| | | | |等人员的工资。 |
|--|----|----|------------------|--------------------------------------------------------------------|
| | | 6|校办工厂、出版社人|按规定比例在工资目开支的附属校办实验实习工厂以及出版社、印刷 |
| | | |员工资 |厂各类固定职工的工资。 |
|--|----|----|------------------|--------------------------------------------------------------------|
| | | |校办农(林)场人员| |
| | | 7| |按规定比例在工资目开支的附属校办农(林)场各类固定职工的工资。 |
| | | |工资 | |
------------------------------------------------------------------------------------------------------------
续表
------------------------------------------------------------------------------------------------------------
| 编 号 | | |
|--------------| 科 目 名 称 | 说 明 |
|项|目 |节 | | |
|--|----|----|------------------|--------------------------------------------------------------------|
| | | | |校医院(包括门诊部、卫生室)、理发室、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学校 |
| | | |其他人员工资 | |
| | | | |自设的供销点、代销点等工作人员的工资。 |
|--|----|----|------------------|--------------------------------------------------------------------|
| | | | |包括编外人员的工资以及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的单 |
| | | 9|其他工资 | |
| | | | |位的效益工资。 |
|--|----|----|------------------|--------------------------------------------------------------------|
| | 2| |补助工资 | |
|--|----|----|------------------|--------------------------------------------------------------------|
| | | 1|取暖补贴 |按国家规定标准,发给住宅内无暖气设备的教职工冬季取暖补贴。 |
|--|----|----|------------------|--------------------------------------------------------------------|
| | | |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按照规定比例从预算包干节支经费中提取的奖 |
| | | 2|奖 金 | |
| | | | |励基金和按国家规定发放的奖金。 |
|--|----|----|------------------|--------------------------------------------------------------------|
| | | | |按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发给居住校外的 |
| | | 3|交通补贴 |教职工上、下班交通补助费和家住远郊的教职工的探亲交通补助费,私 |
| | | | |人自行车公用补贴。 |
|--|----|----|------------------|--------------------------------------------------------------------|
| | | | |按国家规定标准,付给聘请校外兼课教师的兼课费和必要的市内交通 |
| | | 4|兼课酬金 | |
| | | | |费。 |
|--|----|----|------------------|--------------------------------------------------------------------|
| | | 5|教师超工作量酬金 |按国家规定标准,计发给教师的超工作量酬金。 |
|--|----|----|------------------|--------------------------------------------------------------------|
| | | 6|粮价、副食品价格补|按国家和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发给教职工的粮价补 |
| | | |贴 |贴和原有的副食品调价补贴(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在第3“目”列支)。 |
|--|----|----|------------------|--------------------------------------------------------------------|
| | | | |按国家劳动、卫生部门规定标准,发给有关人员的津贴或营养补助、补 |
| | | 7|保健津贴 | |
| | | | |贴。 |
|--|----|----|------------------|--------------------------------------------------------------------|
| | | | |按财政部门规定标准,发给临时在夜间加班工作的各类人员夜餐补助 |
| | | 8|夜餐费 | |
| | | | |费。 |
|--|----|----|------------------|--------------------------------------------------------------------|
| | | | |各类临时工作人员的工资报酬。包括付给待业青年、职工家属临时工的 |
| | | | |报酬和留用退休人员的工资补差。但基本建设雇用的临时工,专为来华 |
| | | 9|临时工工资 |留学生雇用的临时服务人员,冬季取暖雇用的临时工的工资报酬,应分 |
| | | | |别在基本建设投资、留学生经费、高等学校经费“公务费”有关节内列 |
| | | | |报,均不在此“节”列报。 |
|--|----|----|------------------|--------------------------------------------------------------------|
| | | |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标准,发给回族等职工的伙食补贴、徒工服装补 |
| | |10|其 他 | |
| | | | |助费、护士工龄津贴、教龄津贴、防暑降温费以及其他工资性的补贴。 |
|--|----|----|------------------|--------------------------------------------------------------------|
| | 3| |主要副食品价格补 | |
| | | |贴 | |
|--|----|----|------------------|--------------------------------------------------------------------|
| | | 1|教职工主要副食品 |按国家和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发给教职工的主要副 |
| | | |价格补贴 |食品价格补贴。 |
|--|----|----|------------------|--------------------------------------------------------------------|
| | | 2|学生主要副食品价 |按国家和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发给学生的主要副食 |
| | | |格补贴 |品价格补贴。 |
------------------------------------------------------------------------------------------------------------
续表
------------------------------------------------------------------------------------------------------------
| 编 号 | | |
|--------------| 科 目 名 称 | 说 明 |
|项|目 |节 | | |
|--|----|----|------------------|--------------------------------------------------------------------|
| | | 3|离退休人员主要副 |按国家和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的主 |
| | | |食品价格补贴 |要副食品价格补贴。 |
|--|----|----|------------------|--------------------------------------------------------------------|
| | | 4|其他人员主要副食 |按国家和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发给其他人员的主要 |
| | | |品价格补贴 |副食品价格补贴。 |
|--|----|----|------------------|--------------------------------------------------------------------|
| | 4| |职工福利费 | |
|--|----|----|------------------|--------------------------------------------------------------------|
| | | 1|福利费 |按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提取的福利费。 |
|--|----|----|------------------|--------------------------------------------------------------------|
| | | 2|工会经费 |按国家规定标准,提取的工会经费。 |
|--|----|----|------------------|--------------------------------------------------------------------|
| | | | |按国家规定标准,支付给退职教职工的退职金和退职人员赴外地入户 |
| | | 3|退职金 | |
| | | | |的旅费、安家费。 |
|--|----|----|------------------|--------------------------------------------------------------------|
| | | | |按国家规定标准,支付死亡教职工的丧葬费和发给遗属、长期赡养人员 |
| | | 4|丧葬和遗属补助费 | |
| | | | |的生活补助。 |
|--|----|----|------------------|--------------------------------------------------------------------|
| | | 5|职工探亲车船费 |按国家规定发给符合探亲条件的教职工探亲车船费和中转住宿费。 |
|--|----|----|------------------|--------------------------------------------------------------------|
| | | | |按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发给领有独生子女证的教职 |
| | | 6|独生子女保健费 | |
| | | | |工的独生子女保健补助等费用。 |
|--|----|----|------------------|--------------------------------------------------------------------|
| | | | |两个月以上长期病休人员工资,因工负伤教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按规 |
| | | 7|其 他 |定批准转到外地就医的教职工的车船费,以及按财政部门规定可以列 |
| | | | |支的其他集体福利支出。 |
|--|----|----|------------------|--------------------------------------------------------------------|
| | 5| |离休退休人员费用 | |
|--|----|----|------------------|--------------------------------------------------------------------|
| | | | |按国家规定标准,发给离休人员的工资、冬季取暖补贴、粮价补贴、副 |
| | | 1|离休人员费用 |食品调价补贴(1985年工资改革前离休人员的副食品价格补贴)、生活 |
| | | | |补贴,以及按规定对离休人员可以开支的其他各项费用。 |
|--|----|----|------------------|--------------------------------------------------------------------|
| | | | |按国家规定标准,发给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冬季取暖补贴、副食品调价 |
| | | 2|退休人员费用 |补贴(1985年工资改革前退休人员的副食品价格补贴),以及按规定标 |
| | | | |准对退休人员可以开支的各项费用。 |
|--|----|----|------------------|--------------------------------------------------------------------|
| | 6| |人民助学金 | |
|--|----|----|------------------|--------------------------------------------------------------------|
| | | |本专科生一般助学 |按国家规定标准,享受面和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助学金 |
| | | 1| |享受条件,发给本专科学生的助学金和困难补助,以及发给参加校际以 |
| | | |金 |上运动会校级运动员的伙食补助费。 |
|--|----|----|------------------|--------------------------------------------------------------------|
| | | 2|本专科生职工助学 |按国家规定标准,发给符合享受职工助学金条件的本专科学生的助学 |
| | | |金 |金和困难补助费。 |
------------------------------------------------------------------------------------------------------------
续表
------------------------------------------------------------------------------------------------------------
| 编 号 | | |
|--------------| 科 目 名 称 | 说 明 |
|项|目 |节 | | |
|--|----|----|------------------|--------------------------------------------------------------------|
| | | | |按国家规定标准和办法,评发给优秀学生的奖学金。(以上1--3“节”, |
| | | 3|本专科生奖学金 | |
| | | | |是适用于未实行奖贷基金的学校或未实行奖贷制度的一部分学生)。 |
|--|----|----|------------------|--------------------------------------------------------------------|
| | | 4|本专科生奖贷基金 |按国家规定标准,计提转到预算外管理的本专科生的奖贷基金。 |
|--|----|----|------------------|--------------------------------------------------------------------|
| | | | |按国家规定标准,发给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包括研究生班学生)的 |
| | | 5|硕士研究生助学金 | |
| | | | |助学金和困难补助费。 |
|--|----|----|------------------|--------------------------------------------------------------------|
| | | 6|博士研究生助学金 |按国家规定标准,发给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助学金和困难补助费。 |
|--|----|----|------------------|--------------------------------------------------------------------|
| | 7| |公务费 | |
|--|----|----|------------------|--------------------------------------------------------------------|
| | | 1|办公费 |行政办公用品用具和行政印刷费。 |
|--|----|----|------------------|--------------------------------------------------------------------|
| | | 2|邮电费 |行政耗用的邮政、电讯、电话费。 |
|--|----|----|------------------|--------------------------------------------------------------------|
| | | 3|水电费 |行政耗用水电费。 |
|--|----|----|------------------|--------------------------------------------------------------------|
| | | | |冬季取暖燃料和小炉具购置费、冬季烧锅炉临时工工资及支付给临时 |
| | | 4|公用取暖费 | |
| | | | |工的其他费用

广州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管理实施细则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管理实施细则
广州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执行广东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五年六月十日颁发的《广州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进入广州市区人员的户口由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事局、省劳动局、省军队干部转业办公室、省接待安置退伍军人办公室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市军队干部转业办公室、市接待安置退伍军人办公室和军队离、退休干部
安置办公室、市公安局按各自职能,根据《试行办法》规定审批办理。
第三条 控制进人计划总指标。广州市区近期计划每年从外地进入人数为五万一千三百人,扣除计划每年迁出市区的二万九千二百人,全年市区人口机械净增数暂定为二万二千一百人。
第四条 进人指标的分配原则。全年计划进入广州市区的总控制数五万一千三百人,包括第五条(一)、(二)、(三)项所列人员的总进入人数。本细则第五条(一)项分配给各进人口子的进人指标,依据三个原则确定:(1)参照中央和省属驻穗单位、市属单位的在编干部、职工
人数;(2)市公安局统计数字;(3)各口子自报数。进人指标分配方案由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控人办)拟订,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条 凡进入广州市的人员数量(含随迁家属及其遗留随迁的父母、子女。随迁家属入户条件,按国务院国发[1977]140号和省委办公厅粤办发[1982]21号、省政府办公厅粤府办[1982]76号文件所确定的原则办理,下同),都要受总控制计划指标限制,并
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一)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条件,需要有进人指标才能进入广州市的人员有:调入干部、工人、无军籍干部、异地参军的复、退军人;一般干部、职工、居民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申请投靠的。
(二)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条件,从优照顾进入广州市的人员有:处级以上干部,中、高级专业人员及其符合随调条件的家属(含在职),有特殊需要的其他专业人员,随军家属(含在职),省、市政府原规定解决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的农村家属或城镇家属,离休的干部,部队转业干部
、志愿兵,中央批准的西藏、青海内调干部、职工等。
招工、招干,按《试行办法》规定精神,一般不在广州市区外招收,个别特殊情况确需招收的应从严掌握。招收的合同制工人,其户、粮关系不迁(转),确需来市入户的,应报经市人民政府审批。
从外地录取的技工学校学生,毕业时除极少数因广州市区特殊工种、专业需要而留用外,其他均应迁离本市。
(三)符合国家户口迁移政策规定条件,属经常性申报入户的人员有:
(1)大学、中专学校录取和实行统一分配的学生;
(2)本市参军的复退军人,安排本市入户的荣誉、残废军人;
(3)来市定居的港、澳、台胞及归国华侨;
(4)落实政策人员、回城知青,出国、出境工作、留学、进修回市人员,休、退学回市人员,出院的本市麻疯病人,被逮捕、刑满释放、解除劳教、解除少管按政策规定回市入户的人员和本市偷渡出境被遣返人员;
(5)申请在市区入户的随军家属,青藏高原和野外地质勘探工作者无法随母生活而来市投亲的小孩,煤矿井下工人家属,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回市,未成年小孩投靠父母,长期实居广州未落上常住户口的无户口人员(农村之间的婚嫁或投亲迁入,暂不列入控制指标);
(6)市政府批准的外地驻穗机构编制内人员以及成建制迁入人员。
第六条 进人指标的使用。各口子进人指标不得互相转让、套用,不得分摊给下属单位。
第七条 进人指标的管理。市控人办根据《试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对各个口子进人情况实施管理:
(一)本细则第五条(一)项所列人员,除无军籍干部暂按原规定办理外,调入的干部、工人、异地参军来市入户的复、退军人,分别由有关进人口子填发《()进入广州市落户通知》并在括弧内写明(调入干部)或(异地参军复退)等。《()进入广州市落户通知》统一由市公安局
印制(样式附后),采用三联单式,一联由填发的口子自存,二、三联送市公安局户籍部门经验明有关证件后,即在第三联内加盖《广州市公安局户口验讫章》交回单位或本人;凭该证明和迁移证以及其他规定的有关证明,到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入户;市控人办掌握第二联,作为了解各
口子执行控制指标情况和积累材料之用(下同)。凡属公安部门审批的一般干部、职工、居民的配偶、父母、子女等申请投靠亲属的,凭公安部门统一印制的《准予迁入证明》办理入户。
(二)本细则第五条(二)项所列人中,由各进人口子填发《()进入广州市落户通知》,并在括弧内写明(处级以上干部)或(中、高级专业人员)、(地方离休干部)等,送市公安局户籍部门,经验明有关证件后,即加盖《广州市公安局户口验讫章》办理入户。对于省、市政府原
规定解决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的农村家属或城镇家属来市,由市公安局根据省、市人事局的批准证明,再填发《准予迁入证明》,办理入户。
(三)本细则第五条(三)项所列人员,根据国家的户口迁移政策规定和现行的申报手续以及必需具备的证明、证件办理入户。
(四)符合《试行办法》规定调入的人员和本细则第五条(一)项的其他调进的人员,其遗留随迁的父母、子女申请来市入户,仍由原负责办理的口子进行审批,并占该口子当年的控制指标;同时填发《()进入广州市落户通知》,并在括弧内填上(遗留随迁的家属),由市控人办实
际进入人数扣除进人指标。
(五)市控人办根据各进人口子填发的《()进入广州市落户通知》和《准予迁入证明》存根,每月对进入广州市人员的数量和情况综合统计一次,每季全面汇总上报并向进人口子通报。
第八条 属本细则第五条(二)、(三)项的迁入人数不占单位进人指标,与日常迁出市外人数及单程出国、出境的人数相抵,用以计算人口的机械净增数或净减数,纳入广州市人口机械增长计划内掌握和调整。
第九条 本细则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1986年10月10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12月13日



大连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应用和管理,维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人社部发 [2011] 47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1] 83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障卡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以及社会保障卡的申领、制作、发放、使用及其相关服务和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障卡,是指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标准和人民银行相关标准统一制作,面向社会公众发行,集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及金融服务等事务于一体的多功能联名复合卡。
  第四条 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对象为除学龄前儿童以外在我市参保的所有人员。

第二章 管理部门及职责

  第五条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管理我市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工作。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管理中心作为我市社会保障卡的业务管理机构,具体承担社会保障卡发行和技术管理的有关事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机构负责参保人员的数据确认工作,并组织相关机构按照社会保障卡系统有关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做好社会保障卡激活业务。
  第六条 户籍管理部门负责核验通过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不能确定身份办卡人员的身份信息和照片。
  第七条 财政部门负责将社会保障卡日常业务经办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八条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先导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社会保障卡发放和管理,以及制卡订单管理、补换卡、挂失、激活、注销等日常业务经办。
  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应设立社会保障卡经办点,负责离退休(职)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等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采集、确认、发放等工作。

第三章 社会保障卡的使用

  第九条 社会保障卡的制作和应用须遵循安全性、完整性和公益性的要求,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规范,保证在全国使用。
  第十条 社会保障卡记录的个人信息包括视读信息和机读信息。
  社会保障卡的视读信息包括持卡人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发卡日期、个人照片等基本信息,以及相应银行名称和银行卡号。
  社会保障卡的机读信息包括持卡人基本信息和持卡人在社会保障卡各应用领域中的相关管理和应用信息。
  第十一条 社会保障卡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记录功能:记录持卡人的基本信息;
  (二)凭证功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的电子身份证明,医疗保险就医结算时个人账户的支付凭证;
  (三)查询功能:持卡人通过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的设备,查询持卡人本人的基本信息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
  (四)金融功能:搭载银行借记卡功能,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待遇发放、缴费等各项业务进行关联。
  第十二条 社会保障卡只限持卡人本人使用。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社会保障卡及其密码。
  第十三条 社会保障卡的有效使用期限为10年。

第四章 社会保障卡的申领、挂失和注销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在职人员、中小学生申领社会保障卡,由用人单位(学校)统一办理;离退休(职)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申领社会保障卡,由其本人办理。其中未满16周岁的,由法定监护人代为办理;特殊原因本人无法亲自领取的,可由代办人办理。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学校)到指定社会保障卡业务管理机构申领社会保障卡;离退休(职)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社会保障卡经办点申领社会保障卡。
  第十六条 申领社会保障卡应当履行下列手续:
  (一)核对并确认社会保障卡个人基本信息。登记信息有误的,须到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机构进行修改并确认。
  (二)交验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无居民身份证的,须交验护照、军官证、户口本等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本人未办理二代身份证的,须按照要求提供电子版免冠彩色照片(441×358像素)。
  (三)申领次月月末,用人单位在职人员、中小学生由用人单位(学校)持单位介绍信、领取人身份证明原件等相关手续统一领取社会保障卡。离退休(职)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由其本人持有效身份证明原件(代理人或法定监护人代办的,还须持代理人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明原件)领取社会保障卡。
  第十七条 社会保障卡有效使用期届满前3个月,持卡人须到社会保障卡业务管理机构申请换卡。
  第十八条 社会保障卡存在质量问题的,由社会保障卡业务管理机构负责免费更换。
  第十九条 社会保障卡发生丢失的,持卡人应当及时挂失。社会保障卡业务管理机构应当在接到挂失信息后及时冻结该卡的使用。持卡人在挂失后找回社会保障卡的,可以办理解除挂失手续。
  第二十条 持卡人丢失社会保障卡并办理挂失手续的,可以向社会保障卡业务管理机构申请补卡,社会保障卡业务管理机构应当在受理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换卡或补卡工作。
  第二十一条 个人在申领或换领社会保障卡期间,各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机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个人办理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的基本需求。
  第二十二条 持卡人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的,应当及时办理社会保障卡的注销手续。

第五章 其 他

  第二十三条 社会保障卡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发展情况逐步拓展发放范围。
  第二十四条 冒领、冒用、盗用他人社会保障卡牟取非法利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社会保障卡业务管理机构和相关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