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税收管理办法

时间:2024-07-11 09:23:3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4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税收管理办法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税收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

第32号


(1992年3月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税收政策,进一步推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企业税收由杭州市税务局统一征收和管理,其中国营企业所得税按现行体制解缴入库。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接受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和杭州市财政、税务局的监督、指导。
  第四条 企业从被认定之日起,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第五条 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经杭州市税务局核定,减按百分之十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第六条 新办的企业从投产年度起二年内免征所得税新办的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杭州市税务局批准,可从开始获利年度起,享受外商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期满后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征收所得税。企业免税期满后,纳税确有困难的,经企业申请、管委会审核,并按税收管理权限批准,可在一定期限内给予适当减免税照顾。
  第七条 内资办的企业经技术合同登记认可后,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三十万元以下的,可暂免征所得税;超过三十万元的部分,按适用税率征收所得税。内资办的企业转让自行研制并经有关部门鉴定认可的科研成果,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第八条 属于“火炬”计划开发范围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列入省级以上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的产品,凡符合新产品减免税条件的,经税务部门批准,可给予减免产品税、增值税的照顾。以上减免的产品税、增值税的税款,不计征所得税。
  第九条 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它企业联营的企业所实现的利润,可实行先分后税的办法;联营双方为市内企业单位的,也可实行先税后分的办法。企业向外投资联营,在先分后税的情况下分得的利润,按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规定征收所得税。
  第十条 开发区内直接从事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房产开发、物资供应、风险投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开发区支撑服务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给予减免税照顾。
  第十一条 内资办的企业按照国家现行规定缴纳奖金税。属下列单项奖励金可不征收奖金税:
  (一)从其留用的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净收入中提取的奖金,不超过百分之十五的部分。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按国家规定从出口奖励金中发放给职工的奖金,不超过一点五个月标准工资的部分。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其它免税单项奖。
  述(一)、(二)两项合并计算的全年人均免税奖金额,不足二点五个月标准工资的,按二点五个月标准工资扣除计税;超出二点五个月标准工资的,按实际免税奖金扣除计税。
  第十二条 内资办的企业新建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用房,按国家产业政策确定征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第十三条 企业的贷款一律在征收所得税后归还。个别确有困难的,按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可适当给予减免所得税照顾。
  第十四条 企业用于高新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仪器、设备,经批准可实行快速折旧。快速折旧所增提的折旧部分,全额用于技术改造。
  第十五条 企业可免购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第十六条 在不影响上缴省财政的前提下,企业所缴各项税款,以一九九年为基数(原来有上缴税利基数的企业转变成高新技术企业时,应相应调增一九九年的基数),新增部分五年内全部返还开发区,专项存储,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开发区的建设。
  第十七条 内资办的企业减征或免征的税款统一作为国家扶持基金,单独核算,事项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开发。
  第十八条 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民政单位、军工系统等在开发区内兴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按国家有关校办企业、科研企业、民政企业、部队企业的税收政策执行,并可享受开发区内除税收外的其它优惠待遇。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财政、税务局负责解释。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

国家测绘局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


一、考核认定申报条件

长期在测绘岗位从事测绘专业工作,业绩突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身体健康,并符合下列条件(一)或者条件(二)的在职在编人员。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或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评聘为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70周岁(含)以下,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2、3中各一项条件的人员。

1、学历和职业年限

(1)1980年12月31日前取得测绘类专业中专学历,累计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20年。

(2)1985年12月31日前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15年。

(3)1990年12月31日前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学位,累计从事测绘专业工作满10年。

(4)在上述规定的日期前取得其他理学类或者工学类专业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从事测绘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5年。

2、专业水平与业绩成果

(1) 在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单位中,担任正、副总工程师职务(负责测绘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2)在有测绘资质的单位中,担任测绘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1 项国家级重大项目(测绘业务),或者国家级测绘重点科研项目。

(3)在有测绘资质的单位中,担任测绘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2项省(部)级重大测绘生产项目,或者省(部)级重点测绘科研项目。

(4)获得与测绘专业相关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前5名)。

(5)获得测绘专业省(部)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一等奖项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前5名);或者获得部级优秀测绘工程金奖、优秀地图作品奖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前3名)。

(6) 获得2项测绘专业省(部)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二等以上奖项主要技术负责人(前3名);或者获得2项部级优秀测绘工程银奖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前3名)。

(7)获得3项测绘专业省(部)级科技起步(科技成果)三等以上奖项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前3名)。

3、学术水平

(1)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期刊或者在有国际统一书号(ISSN)的国外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测绘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000字)。

(2)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统一书号(ISBN)的测绘专业著作,本人独立撰写的章节不少于3万字。

(3)受聘担任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成员,并参加编写考试大纲或者承担首次考试试题设计任务的专家。

二、考核认定组织

人事部、国家测绘局共同成立“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负责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测绘局。

三、考核认定申报材料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管理企业、军队人事部门推荐意见函。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申报表》一式两份(见附件2)。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证书复印件。其他人员应提供以下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学历或者学位证书、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书、获奖证书、生产项目和研究项目成果证书、单位测绘资质证书、获奖项目的主要文件和签署证明、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任命文件(或者聘书)。

(四)获奖者应附有效证明,即奖状、个人证书或者正式公布的获奖人名单。对奖项未颁发个人证书或者未正式公布获奖人员名单的,应提供符合国家规定人数的单位申报奖项的人员名单、获奖项目主要文件的复印件,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五)所在单位出具的职业道德证明、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测绘业务业绩证明。

四、考核认定程序

(一)符合考核认定条件的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可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单位审核同意后,由所在单位向单位所在地(聘用单位属企业的向本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推荐。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单位和中央管理企业的人员,由本部门、本企业负责测绘业务工作管理机构统一向国家测绘局推荐。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央管理企业负责测绘业务工作的机构,对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申报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经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人事部门复审后,提出推荐名单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军队测绘专业人员的申报,由总政干部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提出推荐名单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推荐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和拟认定人员材料,报领导小组复核。

(四)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审核结果和申报人员材料进行复核。对复核合格的人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由人事部、国家测绘局批准后,向社会公布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师资格证书》人员的名单。

对未通过考核认定的申请人,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其说明不通过的理由。

五、申报时间及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

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管理企业负责测绘业务的机构和人事部门,应当对推荐人员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和复审。于2007年8月1日前完成审查和复审工作,签署审查和复审意见,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申报表》相应栏目中加盖印章后,将全部申报人员的材料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国家对考核认定人员数额实行总量控制。考核认定工作须在国家统一考试前完成,实施资格考试后不再进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管理的企业及军队,应推荐具备申报条件、能力业绩突出、业内认可且仍在岗从事测绘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管理的企业及军队,在审查、复审申报人员材料时,均须核查各类证书、相关证明及有关材料的原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的各类证书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应由所在单位测绘业务机构和人事部门负责人,对其真实性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印章。

(五)已通过特许或者考核认定的方式取得其他专业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现在公务员岗位工作、正在申报其他专业职业(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和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均不在申报范围。凡因测绘业务工作中违法违纪或者发生重大失误,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的人员,一律不得申报。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管理的企业及军队,要切实加强领导,坚持标准,严格要求,认真按程序做好申报、审查、复审等各环节工作。凡不认真把关或者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停止该地区或者部门、单位的申报权和取消个人申报的资格,并依据相应法律和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附件:

  1、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工作领导小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申报表

云南省行政复议规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8号


  现发布《云南省行政复议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五年八月十四日


第一条 为了具体实施《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申请复议和处理复议案件,应当遵守《条例》和本规定。
第三条 对地区行政公署所辖的县、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省人民政府授权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第四条 对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村公所、办事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乡、镇人民政府管辖。
第五条 复议机关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机关管辖,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移送机关应当制作移送书,写明移送理由、依据和时间等,并附送复议申请书和有关材料,同时将移送管辖通知书发送申请人。
受移送机关认为移送的案件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可以退回移送机关处理。移送机关和受移送机关因此而发生争议的,由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第六条 复议机关受理案件后,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也受理了同一案件,应当在3日内主动与其联系,并协商解决管辖问题。协商不成的,由复议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法定申请复议期限内向信访部门申诉的,信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日内告知申诉人向有复议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由于信访部门的责任而耽误了法定申请复议期限的,可以比照《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处理。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行政复议任务较重的部门应当设立复议机构,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复议人员。不设立复议机构的其他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复议人员。
复议机构采取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法制机构合署办公的组织形式。复议机构名称为行政复议办公室,并在行政复议办公室前冠以复议机关名称。
第九条 复议机构或者专(兼)职复议人员除履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填报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表;
(二)办理复议决定的备案事务;
(三)办理行政赔偿事务。
第十条 复议人员除具备国家公务员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二)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三)从事法制工作2年以上。
第十一条 复议人员具备本规定第十条规定条件,经考核合格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统一颁发《云南省行政复议证》。复议人员的考核办法和复议证的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另行规定。
第十二条 复议人员依照法定职责向有关单位及有关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时,应当出示复议证。
复议人员承办行政应诉案件时,可以持复议证向人民法院等机关查阅有关材料。
第十三条 申请人、被申请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委托1至2人作为代理人,参加复议机关采取当面审理方式的复议活动。
委托他人代理参加复议活动的,必须向复议机关提交由委托人出具的委托书。
第十四条 两个以上申请人因对同一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分别提出的复议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申请人同意的,为共同复议。
共同复议申请的提出在法定复议申请期限内有先有后的,复议机关自收到最后的复议申请书之日起计算复议期限。
第十五条 申请人一方人数在10人以上并且采取当面审理方式的复议案件,申请人可以推荐1至2人为代表参加复议活动。代表人参加复议活动的行为对其所代表的所有当事人产生效力。
第十六条 申请人向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递交复议申请书的,该行政机关应当接收,并在5日内将复议申请书负责转送复议机关。
第十七条 审理复议案件,主要审查下列内容:
(一)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
(二)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否正确;
(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定权限的法定程序。
第十八条 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可以采取复议委员会的组织形式。
复议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工作程序由复议机关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十九条 在复议案件审理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议机关应当中止审理,并用书面形式告知有关单位和人员;
(一)被申请人终止,尚未确定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承受权利义务;
(二)复议机关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决定、命令与法律、法规及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决定、命令相抵触,需要提请有权机关处理的。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除后,复议机关应当及时恢复审理。中止审理期间,不计算在复议期限之内。在中止审理期间,申请人不得向人法院起诉。
第二十条 在复议过程中,复议机关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当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复议机关指定的部门鉴定。
在复议过程中实际支出的鉴定费由责任人负担。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要求被申请人赔偿的,复议机关应当一并处理。
第二十二条 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应当报上级行政机关备案。
各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复议决定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复议决定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被申请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复议机关可以直接或者建议有关部门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拒绝提供有关材料、证据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证据的;
(二)拒绝参加复议活动或者拒绝协助复议机关进行复议的;
(三)限制、阻碍当事人行使复议申请权的。
第二十四条 复议机关在审理复议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监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复议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议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复议职责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工作有重大过失的;
(三)利用复议证从事违法违纪活动的。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