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任免驻外大使名单(2000年第3期公报)

时间:2024-06-30 12:14:2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2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任免驻外大使名单(2000年第3期公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驻外大使名单(2000年第3期公报)


2000年4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一、免去万永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王国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二、免去郑锦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爱尔兰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张小康(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爱尔兰特命全权大使。
三、免去王其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葡萄牙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陆伯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葡萄牙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四、免去吴正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安提瓜和巴布达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杨世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安提瓜和巴布达特命全权大使。
五、免去李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姚培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六、免去姚培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王开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海关总署公告2013年第22号(关于对海关总署令第200号有关条款适用事宜的解释)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公告2013年第22号(关于对海关总署令第200号有关条款适用事宜的解释)



  为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更好地实施,现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项下货物经过香港、澳门中转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00号公布)第十七条第二款有关“第三方海关出具的证明文件”适用事宜解释如下:
  货物经过香港、澳门中转时,第三方海关指香港、澳门海关,有关证明文件指香港、澳门海关签发的《香港海关确认书》、《澳门海关确认书》。其中,对于在香港、澳门中转但未换装运输工具的空运货物,即原飞机经香港、澳门中转货物,有关证明文件可以由香港、澳门海关以与内地海关协商一致的方式统一提交内地海关,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在办理进口报关手续时可不再另行提交《香港海关确认书》、《澳门海关确认书》,但应提供承运人证明文件,证明有关货物为原飞机经香港、澳门中转,其中航班号发生改变的应一并明确说明。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13年4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0〕3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11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1月28日起施行。

          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为依法惩处抢劫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

  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第二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既包括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也包括对运行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

  第三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是指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

  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第四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参照各地确定的盗窃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执行。

  第五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七)项规定的“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

  第六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